風角五音考帛書《刑德運行九宮圖》
隨著一聲新年到,『富神爺爺』看顧您了,
你獲得了『富神爺爺』贈送現金2904個美元。
風角五音考帛書《刑德運行九宮圖》
以下內容威望高於 0 才可瀏覽 ==============================
筆者初步完成《京房繼傳》已一段時間,該是時候進一步推論京房學問是來自何處,何師承.《後漢書•律曆志》:「元帝時,郎中京房知五聲之音,六律之數.上使太子太傅玄成,諫議大夫章,雜試問房于樂府.房對:受學故小黃令焦延壽.六十律相生之法」.而焦延壽師承是否從陰陽家而來?而首推京房的風角書,然大部份基本經已失傳,唯一可考者是《開元占經》,此書記載了京房一麟半爪寶貴資料.乙巳占云:「按京房風角所載,五音風發遠近,皆以五行成數推之.推其遠近皆變其數,觸類象之」.而最近二三十年之間,國內出土了大量豐富文物,相信對已佚失的典籍會有相當補缺.
就近日拜讀陳松長先生《長沙馬王堆西漢墓》一書,而書中三項兵書類載了刑德甲本,乙本,丙本,圖文不太清晰,後再轉看李零先生《中國方術續考》,圖五二馬王堆帛書《刑德》附圖,整理比較清晰,驟看之下,此圖極為寶貴,結構精美絕綸,內容佈局,天衣無縫!直與天地同源,涵蓋天之曆法,或可追尋有關失傳典籍論據.而筆者研究八宮卦多年,其結構陰陽對比,無不契合,頗有異曲同工之妙!各讀者可以參考筆者繪畫的八宮卦卦氣候圖表.
最近又悉知陳松長先生於二零零一年出版一本《馬王堆帛書刑德研究論稿》,香港並沒有此書可購買,或此類型書籍太冷門,並未能得到一般讀者歡迎,唯請托台灣那邊朋友於日內購買寄來,一睹其風貌.書還沒到,決定於數天內用有限知識草草完成此文,此文可能與該篇運行圖二千字見解不同,儘管如此,亦也想跟讀者網友先行分享.
據學者推論,帛書《刑德》的成書年代應在戰國中期以後,即西元前 300 年以後.「帛書《刑德》有甲,乙,丙三篇.甲篇用古隸抄寫,全篇文字五千有餘,分上下兩欄抄寫.右起上欄約三十一行文字,然後用朱墨二色繪有干支紀年表,其中在標有「壬辰」的式圖內有「張楚」字號,另在干支表左側,有「今皇帝十一年」的記載.據查証,所謂「今皇帝」也就是對漢高祖的尊稱,由此也可知這篇帛書是漢高祖劉邦在位時抄成的.干牢表的左側繪有「刑德運行九宮圖」,中宮為一圓圈,圈內正中書一「土」字,四周按方位墨書「刑戊子,德戌午」等字,圈外分四方標出「金,木,水,火」四行之名,然後圍繞中宮分別繪有方格形八宮,官中各寫有「刑德,豐隆,大音,雷公,雨師,風伯」等神名和干支.下欄文字則是對刑德運行的詮釋和許多以刑德占測吉凶以及戰爭勝敗的規定.
《刑德》乙篇的篇幅與甲篇差不多,保存得較完整些,內容與甲篇基本相同,但其抄寫的字體是比較規範的漢隸,圖文的排列順序與甲篇正好相對.同樣是上下兩欄,但它右起上欄首先就彩繪出《刑德運行九宮圖》,圖的左邊彩繪六十干支紀年表,其中「壬辰」年的式圖內亦標有「張楚」年號,而「丁未」年的式圖內標有「孝惠元」的年號,由此可知這篇帛書乃是孝惠元年以後抄寫的.在「九宮圖」和「干支表」的下面一欄中,抄錄了一篇二千餘字的文字,它以諸點分節,較詳細地介紹了刑德在「九宮圖」中的運行規律」.
筆者先從刑德圖著手分析它的內涵
圖形
此圖筆者認為外表像風車扇頁,又像羅馬式廣場,圓的部份是低,正方的部份是高的,雖然,這純粹是筆者個人想法,但能明白這「運行圖」與天地淮的精心佈局後,我想你們會認同筆者的觀點!
此圖分為圓形及正方形,天圓地方?圓中中心有圓,而圓中一分為二,二分中又分五格,合為十格.其次八方分別為八個類似八個正方形,其中四正位的圖形,橫排四格;四隅方位的圖形,橫排三格,而其中四正方位下半部四格是空白,沒有文字,形似「凹」,相信此處寓意為陰,雌;而四隅方後半部有一空格是「凸」,寓意陽,雄,不言而喻了,形成了鮮明對比.
而圖文是分為圖上標誌著上方「火」,下方「水」,左方「木」,右方「金」,筆者為說圖讓讀者方便了解,把它順序排列分切為九,四,三,八,二,七,六,一,中宮為五五(見圖),《太乙金鏡式》張良經曰:「太乙在陽宮,算得奇者為重陽,九,四,三,八為陽宮;太乙為陰宮,算得偶數為重陰,二,七,六,一為陰宮」.其次直看形像洛書圖,橫看形像河圖,這兩句不明白不重要,今次重點是說運行圖.
四季天子
帛書《刑德圖運行九宮圖》在四正方寫了:上火,下水,左木,右金.《春秋繁露》:「木者春,生之性,農之本也;火者夏,主成長,本朝也;金者秋,殺氣之始也;水者冬,藏至陰也」.《淮南子》:「天地之道襲精為陰陽,專精為四時,春,夏,秋,冬」.《開元占經》候詔書第九十:「春,甲為天子;夏,丙為天子;秋,庚為天子;冬,壬為天子.所有候之風從上來,則天子來也」.
請見圖順序排列為:冬水以壬為入首,春木以甲入首;夏火以丙入首;秋金以庚入首.
奇數宮位說明
火,九宮內所載文字分類為:干支,五帝,五神,節氣,天地,律呂,十二次,刑德
(A)丙午,丁未,戊申,己酉,庚戌,辛亥(干支)
(B)丙午(律呂,十二次)
(C)刑德
(D)豐隆,大音,風伯,雷公,雨師(五神)
(E)炎帝(五帝之一)
(F)夏至,冬至(節氣)
(G)大天,北昌(天地)
水,一宮內所載文字分類為:干支,五帝,五神,節氣,天地,律呂,十二次,刑德
(A)壬午,癸未,甲申,乙酉,丙戌,丁亥(干支)
(B)壬子(律呂,十二次)
(C)刑德
(D)豐隆,大音,風伯,雷公,雨師(五神)
(E)湍玉(五帝之一)
(F)夏至,冬至(節氣)
(G)大天,北昌(天地)
木,三宮內所載文字分類為:干支,五帝,五神,節氣,天地,律呂,十二次,刑德
(A)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戌,己亥
(B)乙卯
(C)刑德
(D)豐隆,大音,風伯,雷公,雨師
(E)大皋
(F)夏至,冬至
(G)大天,北昌
金,七宮內所載文字分類為:干支,五帝,五神,節氣,天地,律呂,十二次,刑德
(A)庚午,辛未,壬申,癸酉,甲戌,乙亥
(B)辛酉
(C)刑德
(D)豐隆,大音,風伯,雷公,雨師
(E)少皋
(F)夏至,冬至
(G)大天,北昌
土,中宮下方內所載文字分類為:干支,五神,刑德
(A)戊子,己丑,庚寅,辛卯,壬辰,癸巳
(B)刑
(C)豐隆,大音,風伯,雷公,雨師
土,中宮上方內所載文字分類為:干支,五神,刑德
(A)戊午,己未,庚申,辛酉,壬戌,癸亥
(B)德
(C)豐隆,大音,風伯,雷公,雨師
偶數宮位說明
四宮內所載文字分類為:干支,五神,律呂,十二次,刑德,妖星
(A)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
(B)丁巳
(C)刑
(D)豐隆,大音,風伯,雷公,雨師
(E)青滜
六宮內所載文字分類為:干支,五神,律呂,十二次,刑德,妖星
(A)庚子,辛丑,壬寅,癸卯,甲辰,乙巳
(B)癸亥
(C)刑
(D)豐隆,大音,風伯,雷公,雨師
(E)青滜
(F)氣雲
二宮內所載文字分類為:干支,五神,律呂,十二次,刑德,妖星
(A)丙子,丁丑,戊寅,己卯,庚辰,辛巳
(B)丁未
(C)刑
(D)豐隆,大音,風伯,雷公,雨師
(E)聶氏
(F)司鬬
八宮內所載文字分類為:干支,五神,律呂,十二次,刑德,妖星
(A)壬子,癸丑,甲寅,乙卯,丙辰,丁巳
(B)癸丑
(C)刑
(D)豐隆,大音,風伯,雷公,雨師
(E)予強
當我們完成了此排序後,我們會清晰看到此圖作者將當時宇宙哲學觀念精心地佈置,以便操作.
干支順序
九宮天干:丙丁戊己庚辛
九宮地支:午未申酉戌亥
一宮天干:壬癸甲乙丙丁
一宮地支:午未申酉戌亥
三宮天干:甲乙丙丁戊己
三宮地支:午未申酉戌亥
七宮天干:庚辛壬癸甲乙
七宮地支:午未申酉戌亥
四宮天干:甲乙丙丁戊己
四宮地支:子丑寅卯辰巳
六宮天干:庚辛壬癸甲乙
六宮地支:子丑寅卯辰巳
二宮天干:丙丁戊己庚辛
二宮地支:子丑寅卯辰巳
八宮天干:壬癸甲乙丙丁
八宮地支:子丑寅卯辰巳
中宮下方干支:
干:戊己庚辛壬癸
支:子丑寅卯辰巳
中宮上方干支:
干:戊己庚辛壬癸
支:午未申酉戌亥
陰陽雌雄
一宮干壬癸甲乙丙丁起首,配以地支午未申酉戌亥,載入四正凹格,雌
八宮干壬癸甲乙丙丁起首,配以地支子丑寅卯辰巳,載入四隅凸格,雄
三宮干甲乙丙丁戊己起首,配以地支午未申酉戌亥,載入四正凹格,雌
四宮干甲乙丙丁戊己起首,配以地支子丑寅卯辰巳,載入四隅凸格,雄
九宮干丙丁戊己庚辛起首,配以地支午未申酉戌亥,載入四正凹格,雌
二宮干丙丁戊己庚辛起首,配以地支子丑寅卯辰巳,載入四隅凸格,雄
七宮干庚辛壬癸甲乙起首,配以地支午未申酉戌亥,載入四正凹格,雌
六宮干庚辛壬癸甲乙起首,配以地支子丑寅卯辰巳,載入四隅凸格,雄
《開元占經》乙巳占,第七十四五音受正朔日,庚子為陽宮,庚午為陰宮;子盡於巳為陽,午盡於亥為陰;庚子重陽,庚午重陰.
律呂與十二次
精明讀者會發現除中宮分兩份,每份六個干支外,其餘方形八宮是設有七個干支,為何在上文我只書寫六個干支?原因有兩個:
第一.個干支到第六干支,是順序排列相連.而第七個干支是獨立分割出來,與第一與六干支不同,並沒有直接關係,但存在著間接關係.
第二.職能不同,第七個干支五行與方位律呂比較.
我們把它分別排列如下:
一宮:第七個干支是壬子
八宮:第七個干支是癸丑
三宮:第七個干支是乙卯
四宮:第七個干支是丁巳
九宮:第七個干支是丙午
二宮:第七個干支是丁未
七宮:第七個干支是辛酉
六宮:第七個干支是癸亥
《漢書•律曆志》:「黃帝使泠綸自大夏之西,昆仑之陰,取竹之解谷生,其窮厚均者,斷兩節間而吹之,以為黃鐘之宮,制十二筩以听鳳之鳴,其雄鳴為六,雌鳴亦六,比黃鐘之宮,而皆可以生之,是為律本.至治之世,天地之氣合以生風,天地之風氣正,十二律定」.
若然讀者是有賜讀過筆者的拙作《京房繼傳》,在第五章圖十八納音六十龍圖,對應一下你會知道:
壬子對應黃鐘,十二次對應玄枵
癸丑對應大呂,十二次對應星紀
乙卯對應夾鐘,十二次對應大火
丁巳對應仲呂,十二次對應鶉尾
丙午對應蕤賓,十二次對應鶉火
丁未對應林鐘,十二次對應鶉首
辛酉對應南呂,十二次對應大梁
癸亥對應應鐘,十二次對應娵訾
《太白陰經》卷八分野占:「天有二十八宿為十二次,在地為十二辰配十二月,至於九州分野,各有攸系,上下相應,故可得而占識之風角,春宮保章氏以十二風察天地之妖詳」.
十二次對應二十八宿:
壽星:軫,角,亢,氐
大火:氐,房,心,尾
析木:尾,箕,斗
星紀:斗,牛,女
玄枵:女,虛,危
娵訾:危,室,壁,奎
降婁:奎,婁,胃
大梁:胃,昂,畢
實沈:畢,觜,參,井
鶉首:井,鬼,柳
鶉火:柳,星,張
鶉尾:張,翼,軫
運行圖只有八宮,只取用了八宮所對應律呂與方位,《山海經》有類似八方風:「東方:俊風;南方:夸風;西方:韋風;北方:狄風」.《淮南子》:「條風,清明風,景風,涼風,閶闔風,不周風,明庶風」.
《開元占經》占八風知主客勝負法:「乾,折風;從西北來,主將死,宮勝.坎,大罡風;從北來,宮勝,主人敗.艮,小罡風;從東來,主人勝,客不利.震,究風;從東來,主人勝,客不利.巽,小弱風;從東南來,主人勝,客不利.離,大弱風;從南來,主人勝,客不利.坎,諫風;從西南來,主人勝,客不利.兌,沖風;從西來,客勝,主人不利」.
至於此占八方有運用以八卦代表方位,相信應屬後期佈上.
月相
雖然此圖是沒有標明八宮所屬何卦位,但從此圖每宮有七個甲子為理由,推斷與月相有關!在乙巳占五音六屬一章提到十干所屬,或者當時情況還沒把干支配卦,因距離京房納甲法還很晚.
月初出于庚(見震象),八日上丁(見兌象),十五日甲上(見乾象),十六日平旦(辛上見巽象),二十三日平旦(丙上見艮象),晦日見離象,朔日見坎象於戊己中宮.
雖然粗疏,初一至初八是七日七干支,八至十五是七日,十六至二十三是七日,二十三至晦日七日,剛剛由右至左一圈.
擬入五音
《春秋傳》:「楚師代鄭師曠曰吾驟歌北風又歌南風不競多死聲楚必無功愚按師曠吹律以觀楚強弱北風者無射夾鐘以北南風者姑洗以前南風弱則知楚無功」.察風角五音所屬而以備運籌帷幄.
《管子•地員》:「凡听徵,如負豬豕;凡听臣,如馬鳴在野;凡听宮,如牛鳴窌中;凡听商,如離群羊;凡听角,如雉登木以鳴,音疾以清.凡將起五音,凡首,先主一而三之,四開以合九九,以是生黃鐘小素之首,以成宮.三分而益之以一,為百有八,為徵.不无有三分而去其乘,适足以是生商.有三分而復于其所,以是成羽.有三分去其乘,适足以是成角」.
《洪範五行》之數,水,火,金,木,土,盡自順理,自北徂南,先經後緯,以土數注之;今五音則宮,徵,羽,商,角為聲主以習五音.
《律曆志》:「五音宮屬土,商屬金者,角屬木者,羽屬水者,徵屬火者也」.《太白陰經》卷十主客向背篇:「天五音為客,地五音為主,五音宮商角徵羽,客利四季.月日時,欲得制,日干剋之,主人利孟,月日時,欲得伐,日支剋干,客利」.又卷八五音占風:「歲月日時,陰德陽德自處,陰德十二支,陽德十干,宮日大風從角上來,有急兵來圍;羽日大風暝日無光,有圍城,各軍勝;商日大風從四季上來,有賊攻城,關梁不勝」.
參看此圖:
中宮下方干支:
干:戊己庚辛壬癸
支:子丑寅卯辰巳
音:徵徵角角羽羽
行:火火木木水水
中宮上方干支:
干:戊己庚辛壬癸
支:午未申酉戌亥
音:徵徵角角羽羽
行:火火木木水水
九宮天干:丙丁戊己庚辛
九宮地支:午未申酉戌亥
擬入五音:羽羽宮宮商商
納音五行:水水土土金金
一宮天干:壬癸甲乙丙丁
一宮地支:午未申酉戌亥
擬入五音:角角羽羽宮宮
納音五行:木木水水土土
三宮天干:甲乙丙丁戊己
三宮地支:午未申酉戌亥
擬入五音:商商徵徵角角
納音五行:金金火火木木
七宮天干:庚辛壬癸甲乙
七宮地支:午未申酉戌亥
擬入五音:宮宮商商徵徵
納音五行:土土金金火火
四宮天干:甲乙丙丁戊己
四宮地支:子丑寅卯辰巳
擬入五音:商商徵徵角角
納音五行:金金火火木木
六宮天干:庚辛壬癸甲乙
六宮地支:午未申酉戌亥
擬入五音:宮宮商商徵徵
納音五行:土土金金火火
二宮天干:甲乙丙丁戊己
二宮地支:子丑寅卯辰巳
擬入五音:羽羽宮宮商商
納音五行:水水土土金金
八宮天干:庚辛壬癸甲乙
八宮地支:子丑寅卯辰巳
擬入五音:角角羽羽宮宮
納音五行:木木水水土土
我們從上表很容易察覺到它的排設是精窮數象,極其規律,每宮相對正五行相剋,而同一宮內是正五行相生.
五行相生
《春秋繁露》五行相生篇:「天地之氣合而為一,分為陰陽,判為四時,列為五行,行者行也,其行不同,故為之五行.五行者,五觀也,比相生而間相勝也.故為治,逆之則亂,順之則治.東方者木,農之本,司馬食谷,司馬本朝也,本朝者火也,故曰木生火;南方者本朝也,天下既寧,以安君.官者,司營也,司營者土也,故曰火生土;西方者金,大理司徒也.執法者司寇也,司寇者水生,故曰金生水;北方者水,執法司寇也,以給司農,司農者,田官也.田官者木也,故曰水生木」.
五行相勝
《春秋繁露》五行相勝篇:「金勝木,扶木者農也,農者民也,不順如叛,則命司徒誅其率政;火者本朝也,有邪讒熒惑其君,執法誅之,執法者水也,故曰水勝火;金白司徒也,司徒弱不能使士眾,則司徒誅之,故曰火勝金;水司寇也,司寇執法不公,依法刑人,則司營誅之,故曰土勝水」.又《淮南子•地刑訓》五行相勝說:「木勝土,土勝水,水勝火,火勝金,金勝木」.五行相生說:「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正五行相勝
略舉二例:
九宮丙午對一宮壬午,水剋火;九宮丁未對一宮癸未,水剋火;
九宮甲申對一宮戊申,木剋土;九宮乙酉對一宮己酉,木剋土;
七宮庚午對三宮甲午,金剋木;七宮辛未對三宮乙未,金剋木;
七宮壬申對三宮丙申,水剋火;七宮癸酉對三宮丁酉,水剋火;
八宮壬子對二宮丙子,水剋火;八宮癸丑對二宮丁丑,水剋火;
八宮甲寅對二宮戊寅,木剋土;八宮乙卯對二宮已卯,木剋土;
六宮庚午對四宮甲午,金剋木;六宮辛未對四宮乙未,金剋木;
六宮壬申對四宮丙申,水剋火;六宮癸酉對四宮丁酉,水剋火;
中宮戊午對中宮戊子,水剋火;
其餘宮別不述,請自行參照.
雌雄兩宮地支相勝
舉例:一宮壬午癸未甲申乙酉丙戌丁亥,陰,對八宮壬子癸丑甲寅乙卯丙辰丁巳,陽.陰陽相對,地支相勝,其它宮別如此類推.
正五行相生
略舉二例,同宮內左右五行相生:
九宮方格內分左右部份,右部份壬癸生甲,左部份乙生丙丁
一宮方格內分左右部份,右部份丙丁生戊,左部份已生庚辛
其它宮別如此類推,是井然有序.
五音相生相勝
這運行九宮圖設計是涵蓋自然界法則,雌雄相對,水火相勝,陰陽雙方既對立又統一,互相依存,又互相緊密結合.我們在表面上可以看到它的正五行相勝相生,其實暗裡也造就了相勝相生局面,就像洛書數般,左右生成,四九生一六水,二七生三八木,如果相對就是金剋木,水剋火,可參閱余《京房繼傳》.
(見圖):九宮丙午水生對宮一宮壬午木;九宮丁未水生對宮一宮癸未木;九宮戊申土剋對宮一宮甲申水;九宮己酉土剋對宮一宮乙酉水;其它宮別如此類推,參看上表可清楚看到.
刑德
究竟此圖這麼有系統規律排列,是要說明什麼?那我們必須要了解”刑德”是什麼?才可操作此圖.
《傳曰》:「德者德也.皆主救厄而濟弱;刑者刑戮之謂也」.杜牧曰:「陰陽者,五行,刑德,向背」.
一曰.衰謝之刑,謂金木水火土正刑.
二曰.制御之刑,謂十干之刑也.
三曰.不遜之刑,謂十二支剋刑.
《刑德》,易曰:「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併序,與鬼神合其吉凶,此信天地而化也」.或請看京房先師曾經這樣說過:「龍德十一月在子,在坎卦左行;虎刑五月在午,在離卦右行」.而淮南子劉安:「日冬至則斗北中繩,陰氣極,陽氣萌,故曰夏至為刑」.京房又曰:「不脩德以救,則天裂地動,日月薄蝕,五星錯度,四序愆期,雲霧昏冥,風寒慘裂,兵們疾疫,水旱過差,逐至亡國喪身,無所不有.
翼俸《傳》曰:「金剛火強,各在其方,木落歸根,水流趨來.制御之刑者,謂十干.辰來剋日為逆亂,故加刑以制御之.甲剋申,乙刑在酉,丙刑在子,丁刑在亥,戊刑寅,己刑在卯,庚刑午,辛刑在巳,壬刑在戌,癸刑在未」.
《尉繚子》天官篇,梁惠王問尉繚子曰,黃帝刑德何以百勝,有之乎?尉繚子曰,刑德者,刑以伐之,德以守之.
長沙馬王堆帛書刑德運行九宮圖被列為兵書類,我們從上面典籍不難發現它們互相聯繫,又不得不看《開元占經》乙巳占卷十,內裡已詳細說明風角五音使用法則,在第七十六條五音鳴條:「宮日,風鳴條巳,上皆為人君出行,從德鄉來,德事出;刑鄉來,刑事出」.
又有推歲月日時干刑德法:甲德自處.乙德在庚.丙德自處.丁德在壬.戊德自處.己德在甲.庚德自處.辛德在丙.壬德自處.癸德在戊.推乙日時刑法:歲月日時在子,子刑卯.在丑,刑在戌.
李淳風謂三刑者:刑上,刑下,自刑.
也有第七十九條五音刑德圖表,略舉一二:
甲德自處,刑戊.子侯刑卯,商意思甲子金商.甲戌火徵音,火剋金.又有三刑法:歲刑,月刑,日刑.也有相刑法:子刑卯,卯刑子,寅刑巳,巳刑申,申刑寅,未刑丑,丑刑戌,辰午酉亥自刑.亦有德神法,甲日德在甲,乙日德在庚,丙日德在丙,丁日德在壬,戊日德在戊,己日德在甲,庚日德在庚,辛日德在丙,壬日德在壬,癸日德在戊.《六韜》之龍韜篇,武王問太公曰,律音之聲,可以知三軍之消息,勝負之決乎.太公曰,深哉,王之問也,宮商角羽徵,此真正聲也,萬代不易.五行之神,道之常也.
天官諸神
從《刑德運行圖》內架構模式裡可以分別為:
天圓對地方
奇對偶
雌對雄
凸對凹
刑對德
陰對陽
四時:春,秋,冬,夏
正五行相勝相生
五音相勝相生
干對支
根據以上推論,整幅圖二元論.
冬至對夏至
五帝對五神
聶氏對予強
大天對北昌
青滜對青滜
司鬬對氣雲
饒宗頤先生有所考究,唯筆者緣慳一面,未能一睹全豹.筆者推論整幅圖架構有風角,五音預測,干支相勝相生,陰陽對立,律呂,十二次的預測,五帝對五神,妖星預測,五帝五神司轄.五帝在《淮南子•天文訓》有所描述:「南方火也,其帝炎帝以火德王天下,其音徵,其日丙丁.中央土也,其帝黃帝,以土德王天下,其音宮,其日戊己.西方金也,其帝少昊,以金德王天下,其音商,其日庚辛.北方水也,其帝顓帝,以水德王天下,其音羽,其日壬癸.東方木也,其帝太皞,以木德王天下,其音角,其日甲乙」.
而五神:豐隆,風伯,大音,雷公,雨師.
《太白陰經》卷七,祭風伯文,維某年歲次,某甲某月某日朔某日,某將軍某謹以磔牢清酌祭于風伯之神.曰:惟神道出地戶,迹遍天涯.祭雨師文篇,維某年歲次,某甲某月某日朔某日,某將軍某謹以牲牢之奠,致祭于雨師之師,曰:惟神薄陰陽而成氣,馭風雲而師德. 而其中五神之一「豐隆」,在一本擇日書《修造吉凶秘傳》劉春沂著查到,而「豐隆」這名詞被列入月令凶煞.例:正月在辰,二月在未,三月在戌,四月在丑,五月在辰,六月在未,七月在戌,八月在丑,九月在辰,十月在未,十一月在戌,十二月在丑.
《開元占經》卷三十八填星占一,石氏曰:填星,其神雷公.又五南星占第三十七,石氏曰:「東北星,名曰獄,燕趙也,辰星也,其神名曰風伯;次東星,名曰天蒼;天蒼衛魯也」,相信這裡筆文有誤,應是歲星,其神名曰雨師.「次鎮星也,其神名曰雷公.熒星也,其神名日豐隆」.餘下太白星,但這裡「其神名曰令尉」,為何五星唯獨缺其一星?太白與大音不同,筆者仍推論太白者大音也.太白占一,石氏曰:「太白者,大而能白,故曰太白.一曰殷星,一曰大正,一曰大威,一曰太皞,一曰大相,一日大器,一曰大皓」.吳龔《天官星占》曰:「太一在西方,白帝之子,大將之象,一名天相,一名大臣,一名太皓」.故筆者推論大音等於太白.
筆者從整幅圖架構模式,推論五神者是五星預測法,五星者:熒星=豐隆,填星=雷公,太白=大音,辰星=風伯,歲星=雨師.
《天官星占》曰:「辰星黑帝之子,宰相之像」.《洪範五行傳》:「辰星者,北方水精也.辰星變為怪,為水災,為四時不和」.
自長沙馬王堆墓珍貴出土文物,過往學者對《石氏星經》認為是漢藝叢書,或認為《星經》也是晉隋二志得來,顯然是唐人偽作.而此五神名稱對應於《石氏占經》五星(雖然太白一星未能對應),顯然是不攻自破.
陰盡於陽,冬至;陽盡於陰,夏至;這又是鮮明對比.
大天:筆者推論為天地之占,易曰:「天地精觀,日月精明」.《洪範傳》曰:「清明者天之體也」,《爾雅》:「窮蒼,蒼天也.春為蒼天,夏為昊天,秋為旻天,冬為上天」,從這幅刑德圖裡,大天為四正位,春,夏,秋,冬,這裡是否意味著大天等於《爾雅》所說蒼天,昊天,旻天,上天?
北昌:地占.易曰:「天地精觀,日月精明」.京房曰:「地以春動有陰歲北昌,夏動有陰人主喪」,此處未有確實論據考證北昌.
予強,青滜,聶氏,司鬬,此四個考不了!余認為是京房所指雜星占所載,妖星皆見於月旁,或與月占有關吧!
氣雲:《太白陰經》卷八占雲氣篇第八十八:「天地傷感,陰陽相薄聚之氣,久積雨成雲,是以荊軻入秦,白虹貫日,高祖在沛,彤云上覆,積蜃之氣,而成宮闕,精形於云之氣,故曰占氣而知貞事,望云而知其人也」.
結論:
正如一位網友說:「考古頻道這些東東水太深,誰也不敢說看得有多透,都在摸著石頭過河,任何人的說法也最多只是個參考,任何人的說法只要你覺得不夠嚴密都可以質疑。沒有權威,沒有新手」從《刑德》圖內涵推測如果是緊密,我們便可獲到更多結論來.
一.五音配六十甲子起源可能更早
二.我們可以清楚知道此圖當時對宇宙哲學觀念用於兵法上
三.京房風角書,五音刑德之術,或可窺其本貌
四.可能還有更多,有待研究
銳山 發表於術數縱橫
13-2-2007
==============================內容刊載於《地理玄空掌派》 ISBN 978 957 35 15667 二零零九年二月
刑德九宮圖---北斗
圖形中八線---北斗斗杓
圖形中方格---北斗的斗
二零一零年八月三日銳山增訂
|